www.xcstj.net"/> (www.xcstj.net),是蘇州外國語學校(www.sfls.com.cn)在昆山設立的首個分校,蘇州外國語昆山校區(qū)招生報名、招聘sflsks@163.com"/>
蘇外孩子的媽媽,絕對不能是事無巨細的媽媽最近幾天, 這位媽媽的吐槽, 引起了各位媽媽的共鳴 現(xiàn)實生活中,很多媽媽都是這樣 為孩子的事操碎了心 但漸漸地會發(fā)現(xiàn) 你為孩子做的越多 事無巨細,操碎了心 但孩子并沒有在這種“關(guān)愛”中 變得越來越有能力,越來越優(yōu)秀 Part 1 美國有一位權(quán)威的教育專家說過:“依賴本身滋生懶惰、精神松懈,不屑于獨立思考,易為他人左右等弱點,處處為孩子包辦代替,是個獲滿分的家長,但絕不是一個合格的家長,他們的‘愛’就像一面雙刃刀,疼了孩子也害了孩子!” 母愛是一種天性。做媽媽的總是擔心給孩子的不夠多,不夠好:變著花樣做各種營養(yǎng)又美味的食物;晚上睡不好就怕孩子冷了或熱了;上了幼兒園,生病了或是和小朋友鬧矛盾了,操心的事情更是只多不少...... 做一個事無巨細的媽媽,本身就是個錯誤。 如果只是對孩子一味地付出,包辦孩子生活和學習中的大小事宜,只會讓孩子漸漸喪失獨立思考與動手的能力。 孩子的創(chuàng)造力遠比我們想象的強大得多。很多時候,他們只是缺少了適宜的環(huán)境去表現(xiàn)和發(fā)展這種能力,因為媽媽的“操心”和“關(guān)愛”,讓他們漸漸習慣接受,而不是去探索和嘗試。當你試著做一個“懶”媽媽,也許會驚喜地發(fā)現(xiàn),孩子會學到的更多,成長的更快! Part 2 如果想讓孩子變得更加優(yōu)秀,媽媽應該更多地關(guān)注孩子做了什么,而不是糾結(jié)自己為孩子做得夠不夠多。在蒙臺梭利教育中,也強調(diào)“孩子做了什么”,而不是“我對孩子做了什么。” 我國著名的兒童教育專家陳鶴琴先生也說過:“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,讓他自己去做。”因為孩子只有在自己身體力行的實踐中,才能鍛煉各種能力,以及成功所必須具備的品格和素質(zhì)。 做一個“懶”媽媽,并不意味著對孩子的事情漠不關(guān)心,相反,“懶”媽媽比“勤”媽媽可能更加費心勞神,尤其是在剛開始的時候,也許需要花心思去巧妙引導或言傳身教,然而,當你把主動權(quán)交給孩子,并在孩子的實踐過程中悉心指導,慢慢地會發(fā)現(xiàn),你要做的事會越來越少,因為孩子已經(jīng)養(yǎng)成了自己獨立動手,解決問題的能力。 對媽媽來說,學著當一個甩手掌柜,也是一種智慧。 |